怒吼文章雙重標準

民進黨中市選情落後1.8%,警訊嚴重,決重啟核電機組脫困

林濁水/評論

台灣指標民調7月26日公布2018年台中市長選舉民調。現任市長林佳龍遙遙領先對手。和盧秀燕、江啟臣一對一對決下時,林佳龍分別以40.1%對28.8%、42.7%對22.6%領先對手。

現在依據美麗島最新民調,選情已經完全逆轉。林佳龍已經落後給盧秀燕—雖然幅度很小—是35.8%比37.6%;和江啟臣對決也將以35.3%比35.3%平手。

事實上,林佳龍被趕上的警訊早在上個月已經出現。依據美麗島兩個月前,2017年11月民調,林佳龍對江啟臣雖然以42.7%比25.0%,仍然維持高達17.7%的大幅領先;但是和盧秀燕較勁已經從台灣指標在8月做的調查的大幅領先11.3%大幅縮小到以林37.4%比33.1%,領先幅度剩下4.3%了。變動程度已經非常猛烈了。由此可見,在台中藍上綠下似乎並不是短期波動而竟然形成了趨勢。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和林佳龍較勁時,盧秀燕雖然比江啟臣略勝一籌,但是幅度只差兩個百分點。在一個月中江啟臣居然上升了10.3%,超過了盧秀燕的4.5%,如果江啟臣維持這樣的爆發力,對林佳龍的威脅力將迅速超越盧秀燕。不過由於國民黨9日已經確定提名盧秀燕,恰巧等於民進黨少了一個更具威脅性的對手。

林佳龍在2014年當選台中市長時,得票率57.08%,是所有新當選縣市長中最耀眼的明日之星,可惜就任後民意滿意度一直偏低,依TVBS調查,從未超過45%,依美麗島2017年11月民調,甚至信任度都只有47.3%;相對的,選舉時在得票率落後他一大截的,如新竹市長、基隆市長在當選後支持度都扶搖直上,居於大幅度領先的地位。

台中市長,民進黨情況所以艱難,有撇開市長個人主觀因素之外,顯然遇到了相對非常不利的特殊客觀條件。

依據美麗島電子報調查,在主觀條件上,2017年11月,台中市三位準候選人的知名度是林97.5%,盧82.6%,江62.4%;2018年1月好感度是林36.9%;盧35.8%;江30.2%。候選人的主觀條件,至少就和名度、好感度上林佳龍都還算領先——儘管一個現任的人只領先這樣的幅度未免太小,但是無論如何領先就是領先。

客觀條件方面,全國性和地區特殊性兩個層次都有。

全國性層次方面,依據各家民調,2016年民眾對民進黨的好感度達到歷史最高點,此後民眾對兩大黨的好感,綠消藍漲,依美麗島民調,在2017年7月,民進黨民眾好感度以30.1%大於國民黨的23.4%;到了2017年11月,民進黨仍然以32.1%高於國民黨26.5%;然而到了今年1月,民進黨居然以30.3%落後於國民黨31.1%。

雖然民眾對民進黨好感度的下滑是全國普遍性的現象,但是這樣的變化又以中部地區最激烈,換句話說,民進黨中部地區選情呈現了明顯的特殊性。

在全國層次,雖然民眾對民進黨的滿意度已經落後於國民黨,但是在政黨的認同度上直到今年1月民進黨和泛綠仍然維持領先,依美麗島民調,泛綠是33.8%贏過泛藍的26.3%。換句話說,全國普遍的民眾對民進黨的不滿仍然沒有轉換成認同移轉的程度,但是中部地區就不同了,民眾顯然已經進一步從好感的轉移走到成為認同的轉移了。

儘管2018年1月,全國方面民眾對泛綠的政黨認同仍然維持領先,但是台中市早在2017年11月,民眾政黨認同度泛藍以22% 略為落後泛綠的23.2% (另外中立的有50%);但是到了這一次調查,泛綠居然以19.9%大幅落後泛藍的30.0% ,而中立的轉移了4.9%認同到泛藍而剩下45.1%,變化非常劇烈。

在林佳龍主觀的條件領先幅度極為微小的現實上,民眾對他的支持度就被兩層次不利的因素拉了下來了。

變化這樣劇烈,在地區的特殊性上,關鍵來自於中部受到嚴重塵霾的衝擊。

中部近幾年來塵霾一年比一年嚴重,到了今年1月,民眾紛紛憤怒地說,「太恐怖了,住50年從沒看過!」

儘管中部嚴重塵霾的來源還有汽機車廢氣、尤其是世界霾害最嚴重的中國飄過來等因素,但是中部民眾認為他們最難忍受的是政府持續提升台中火力發電力的政策。在這幾個月江啟臣、盧秀燕不斷以這個議題猛力攻擊台電採購生煤量每年成長約100萬噸,台中火力發電廠9部可用機組也幾乎滿載發電,嗆聲「這樣空氣能改善鬼才相信,政府不要當扼殺民眾健康的兇手」「非核家園已造就肺癌家園」。江、盧兩人的嗆聲殺傷力強烈。影響所及甚至都扭轉了中部民眾對反核的態度。

依2014年4月《天下雜誌》調查,整體民眾高達58.7%贊成停建核四,可見廢核已經是台灣穩定的主流民意。

然而在塵霾的衝擊下,依據美麗島2017年8月的民調,雖然全國有41.6%民眾支持核能發電減少5%而以火力和再生能源替代,只有30.5%不支持;但是中彰投居然只有32.4%支持,而反對的反而是42.1%。

民眾態度是這樣,對於把廢核當成絕對價值的泛綠很明顯是相當不利,認同度必然受到衝擊。這一點,甚至使得中部民眾的反核的態度和2014反核最高潮時有所不同。

2014年的《天下雜誌》,透露出多數民眾已經把廢核當成絕對主義。而且其態度和廢核模範國家德國大有不同。台灣的民眾態度一方面遠比德國人更激進、絕對,台灣人認為應該無條件廢核,但是另一方面又不認為要像德國人一樣必須承擔廢核的代價。例如,在反核四的受訪者中,雖有46.2%民眾願意吸收高電價的「後遺症」,但卻有更多的,高達50.3%反核四支持者,不願意承擔電價調漲。

比起2014年,現在中部的民眾態度非常明顯軟化了,變成多數人一定程度可以不急著廢核,而寧願減塵霾就好。

這種「有條件廢核」在去年8月美麗島民調中還有另外幾個和民進黨主流不一致,可以當例子的數據。例如認為如果必要時把核1核2完成檢修但停止運作的機组加入發電的民眾高達56.3%,只有27.1%反對。

不只是中部民眾的態度逆轉,甚至首都台北市也一樣。民眾支持核能發電減少5%而以火力和再生能源替代的,台北市支持民眾只有29.7%,反對的有33.2%。(注1)

無論如何,中部民眾居然多數寧願改變反核的態度,(注2)可見塵霾對他們衝擊有多麽嚴重。

假使影響台中市選情的主觀和兩層的客觀條件不能改善,而造成民進黨在台中市的危機一旦惡化,在短期內至少有三大衝撃。
第一,在提名候選人方面,民進黨在台北市將沒有多出來的能量和柯文哲周旋。綠營共推柯文哲的局面將更趨明朗化。
第二,無論是為了弱化國民黨傾全國之力攻台中,造成台中承受太大壓力,或避免台中一旦失陷,損失過於巨大,民進黨民眾力推蘇貞昌參選新北市以求圍魏救趙或平衡局面的壓力將急劇上升,壓力可能大到蘇貞昌難以推卸。
第三,由於選情是這樣艱困,又由於總統民眾信任感已經低到只有30.2%,不信任度高達54.5%,總統本身要擔任怎樣的輔選角色?要不要站台?都將需要細心拿捏。若有參差,總統的聲望難免進一步受傷。

至於長期的影響,將嚴重衝擊到2020國會和總統的選舉就更不用再說了。

台中市是關鍵。

2018選舉,民進黨執政的縣市中,本來已經有幾個縣市的選情不穩,然而由於在22縣市中民進黨雖然只擁有13縣市,但是藍色執政的縣市中只有新北市是大直轄市,其他的都是離島或東部偏遠人口稀少的縣,因此民進黨縱使拿不下台北、新北,並少了幾個小縣市,2018的選舉都不算輸,但是前提是必須能守住台中,假使台中失守,對民進黨衝擊就非常巨大。

民主化之後,台灣執政黨在地方選舉大敗都一定是在中央政府政黨輪替的先兆。1997年在23個縣市選舉,民進黨贏得12個縣市,過3年中央政權輪替;2005年民進黨在23位縣市長席次中只剩6席,過3年中央政府輪替;2014年,民進黨在22個直轄市、縣市長席次中囊括13席,過兩年中央政府又輪替。

然而過去三次由於地方敗選而造成中央政府輪替,都是發生在總統第二任期滿,所屬政黨提名新候選人的時候才發生;不料現在地方選舉可能失敗危機居然在總統第一任仼期中已經浮現,情況很不尋常,而決定是不是失敗,樞紐正在危機四伏的台中市。

由於塵霾和發電備轉容量率狀況太過嚴峻,因此雖然林全在2016年準備重啟核電機組,但是被民進黨激烈派立委痛批,只好喚停,但是現在行政院終於痛下決定啟動機組了,相信這次行政院將會說服激烈派立委。

這樣,塵霾和發電備轉容量率的嚴峻狀態將可以緩和,但是對影響台中選情的塵霾災害能不能達到可以強度扭轉選情的立竿見影效果,則有待考驗。假如做得到,危機有緩轉空間;如果強度不足,而市長本身在市政的作為和中央政府在全國性的施政上都沒有能夠大幅提振,那麼台中市政府政黨輪替將難以避免,而且將進一步牽動2020的大局。

無論如何,由於沉痾累積既久又多且深,市政或中央執政要在短短的期間內能令民眾耳目一新,任務艱鉅,民進黨危機重重,塵霾和發電備轉容量率的狀態固然嚴峻,仍然只是諸多危機中的一個局部而已,民進黨非有迥異於過往的大作為不可。

【圖片為資料照,圖片來源:三立新聞網】

注1:不過,畢竟台北市是台灣的經濟首都,所以結論和中彰投雖然是唯二態度一致的,但是台北市民多數有這樣立場的理由很可能和中部地區不同,台北市民的理由最可能是考慮到維持經濟活動的穩定性。

注2:只是民眾雖然改變反核條件以致於態度大幅軟化,但是仍然不能說就改變成擁核能立場。

來源:
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到「聯絡本站」檢舉,本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