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業非水泥、砂石業 被汙名化好心痛 澄清「沒與災民搶資源」 網友:縣市顏色不同,標準也就不同,錢若進了綠營的口袋,館長怎麼喊都要不回來的
花蓮賑災部分善款用石材、觀光產業上惹爭議,花蓮縣政府及花蓮震災善款監督與管理委員會前天透過公開說明後,有部分捐款人仍選擇退款,除前天已將館長100萬退回,昨天共有40筆200萬的退款,但同時也有3筆共447萬5000元的善款湧入。縣長傅崐萁表示,縣府尊重捐款人的意願。
許多網友誤認為石材業就是水泥、砂石業、是大財團,而花蓮震災善款有部分將運用在產業紓困上,讓石材業頓時成了全民公敵,不但捐款人要求要「退款」連地震傾倒戶都對石材業有意見,「石材業者」深感痛心。
花蓮為石材加工重鎮,幾乎全台的石材一級加工皆由花蓮負責,產量佔全台8成,目前大部分仰賴國外進口經過加工後,用在許多建築業上,甚至再度出口,縣內總計約有2百餘間大小石材工廠,從業人員1萬5000多名。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北部理事長聯誼會第六屆會長黃暉紘說,這一震整體虧損金額可能約40億元,恐有3%到5%的廠商會倒閉,也將影響受雇員工生計。
「我們很擔心會沒工作!」在石材業擔任行政王小姐說。另一名陳姓廠員說,20歲進入石材業工作迄今近30年,一旦工廠撐不下去,在花蓮未來恐怕很難再找到工作了。
黃暉紘指出,政府基於扶植產業計畫提供紓困補助,2年提供4億紓困補助要分200多家業者,非直接進入業者口袋,實質幫助不高,但還是感謝縣府的心意,絕非外界所謂的「與災民搶資源」。
面對外界批評,黃暉紘直言「很受委屈」,並不是非要補助不可,他以自家工廠為例,損失近千萬算「輕微」,自己還可以咬牙苦撐,但對於一夕間損失3、4千萬的工廠來說,甚至貸款好幾萬的業者來說,政府的善意多少有幫助,讓業者有動力繼續經營,盼外界不要過去妖魔化,打擊業者信心。
位在美崙工業區的石材業者郭航辰表示,這次建築材料就倒了約80顆石板損失1500萬,震碎的石板散落一地,花了3星期才將廢材清運出工廠,恢復生產線,慶幸地震發生在半夜,否則無法估計死傷人數。
郭航辰說,原因這次地震,石板無法交貨,預計會影響3個月至半年的供貨量。工廠有近20名員工,他只希望趕快賺回來,恢復正常生產,還有很多工人要養。
來源: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