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的施政言行充滿矛盾與偏見
台灣農產品的外銷成就,政院長蘇貞昌最近連續在臉書及推特發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閣揆蘇貞昌最近連續在臉書及推特發文,誇示台灣農產品外銷成就。首先,他炫耀今年上半年水果出口產值達42.3億元,超越去年全年40億的出口總值。接著,他又誇稱今年上半年我國農產品出口總值達853億元,創20年新高,成長最快的國家包括沙烏地阿拉伯、菲律賓等。蘇揆刻意強調,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農產品賣出去,還「不用犧牲主權」。蘇貞昌這些言辭,除了浮誇矯飾,也充滿矛盾和偏見。
今年上半年水果產值達42.3億元,超越去年全年的出口值,這是事實。蘇貞昌標榜這點,無非是要凸顯自己比前任閣揆賴清德厲害,只花了半年的時間即超越對方一年的成就。但蘇貞昌沒告訴大家的事實是:這42.3億之中,出口到中國大陸的部分占了35.87億,比率高到八成五。這個事實,他刻意略而不提。當然,今年二、三月間韓國瑜赴新加坡及港澳深廈推銷高雄果蔬的成績,也統統被蘇揆笑納為自己的功勞了。
可笑的是,蘇貞昌在吹噓我國農產品出口佳績時,故意列舉市場開發較遲國家的「成長率」,說前五名分別為沙烏地阿拉伯、菲律賓、馬來西亞、澳洲、阿聯。蘇貞昌強調,這些出口成績,「不用犧牲主權」,還可以分散風險。事實上,在蘇揆舌粲蓮花底下的真相是:這成長前五名國家的出口值,合計僅占台灣農產品出口總值的7%,比重微乎其微。至於台灣農產品出口國前五大,分別是中國大陸、日本、美國、越南和香港,其中大陸所占比重為兩成四,蘇貞昌卻略而不提,還大聲強調說「不用犧牲主權」。
這些言行,充分反映了蘇貞昌的矛盾與偏見。他的矛盾是:不論水果或農產品出口,中國大陸都是台灣最大的市場,他卻故意遮掩真相,還疾呼「不用犧牲主權」。這種言行倒錯的作法,不是自欺欺人是什麼?他的偏見則是:自古以來,貿易本來即是各地互通有無、各得其便,農產品對大陸出口,明明是嘉惠農民的事,蘇貞昌卻偏偏扯上是否「犧牲主權」的政治色彩。以這樣的邏輯看,把農產品賣向大陸的農民及出口商,在民進黨眼裡,是否有可能是「不顧尊嚴」、「出賣主權」?
如果連農產貿易都可以和「犧牲主權」扯上關係,蘇揆的矛盾與偏見,恐怕就不只是普通的嚴重。不僅如此,在不斷指責別人製造「假消息」之際,蘇內閣變造訊息、斷章取義的手法,也是別出心裁。以這些農產品的相關訊息為例,蘇貞昌巧妙地以「成長率」來掩蓋「絕對值」,裝飾用的小芝麻被放得很大,而主體的燒餅就被其魔手瞬間變不見了。
對農產品出口的浮誇,其實只是冰山一角。蘇揆施政言行的矛盾與偏斜,對台灣民主法制乃至社會環境造成的衝擊與破壞,紀錄斑斑。例如,蘇內閣提出的《公投法》修正案,用限制日期及大選脫鉤法把公投關回鐵籠,都是他的傑作。其中,連署書須附身分證影本的嚴苛規定,連民進黨立委都不想背書。再如行政院送出的《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正案,一口氣就要讓四萬多家農地違章工廠永遠就地合法;經過環團不斷抗爭,最後立法委員才設定了20年的「落日條款」。蘇貞昌以敗將之身暴得閣揆大位,卻不知節制地濫用手中行政大權;其行徑之大膽,令人駭然。我們不知道,20年後蘇揆將在哪裡,屆時他又如何對自己的施政後果負責?
令人憂心的是,在2020大選的硝煙下,這些因政黨私心而施行的制度性破壞,或者那些為了騙取選票而任意放送的補貼,還有更多為了愚弄選民而製造的偏見及片面訊息,在在都直搗公民社會的精神堡壘。蘇揆愈是舌粲蓮花,愈是在侵害民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