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北部轉好了 但中雲嘉癌症地圖上紅通通
圖截自TVBS新聞片段
一份關於台灣40年來的統計,做出的癌症地圖清楚發現,北部從原本拉警報的紅色變成淺色,而台中、雲林、嘉義反倒紅成一片,而這樣的轉變,跟台灣的產業發展有關,因為1981年,工廠開始遷出台北,後續還有捷運建置,讓汙染源降低,但剛好相反的中部地區,這下就成了高風險區域。
記者詹舒涵:「帶您關心到國人的健康議題,尤其是癌症的部分,一直是國人的前10大死因,而且不斷有一個上升的趨勢,從每10萬人口死亡率在民國92年是6.5人,到了近年已經來到了130人,比照另外一張是全國的癌症地圖,在這個雲嘉地區可以說是紅通通一片,這些區域現在已經成為了全國,罹癌的高風險區域。」
根據中興大學環境工程教授莊秉潔,所貼出的癌症地圖,從1972到2011年其實不只雲嘉地區,台中彰化也是一片紅,而過去1981年其實台北許多鄉鎮,不是紅色就是紫色,只是1980後工廠遷出台北,以及1997年台北捷運陸續通車,也就是北部的固定汙染源和移動汙染源,有了顯著改善,但是台中、嘉義、雲林卻剛好相反。
計程車司機:「有啊早上起來的時候,家人就是會鼻涕啊這樣咳嗽都有。」 我們來到嘉義當地居民對空氣很有感,其實在去年11月,當地環保局就曾經公布,嘉義空氣的PM2.5已經達到紅色有害等級,離開嘉義市區靠天吃飯的漁民,對環境更有感。
嘉義養殖業者:「(雲林)那一邊的煙囪,因為東北季風就會將那邊的煙,還有那些的污染的空氣,往我們這邊南部吹來,所以導致我們這邊養的魚塭,跟我們這邊平地所看到的那個霾害,非常的嚴重。」
在嘉義土生土長的民眾,全都指證歷歷甚至連養殖業都受到影響,貼出癌症地圖的莊秉潔教授就表示,會有這樣的轉變恐怕跟台中電廠1991年開始商轉,以及位在雲林的大型工業區,1997後也陸續商轉有關,而且跟著像是電弧爐、玻璃工廠都接連進駐,造成地表5公分的土壤,重金屬量,明顯比30公分來的多,代表在空氣中的汙染物,沉降到地表產生堆積,當然也可能進到種植出的農作,再回到你我的餐桌。
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孫瑋孜:「北台灣的肺腺癌的產生率是百分之8.6,但是2009年到2016年的時候,就變成了百分之0.3,(喔那差很多)。」 拿出台灣多個醫療和學術單位,最近發表的研究報告,也是針對台灣空汙來做分析,同樣顯示北部的改善優於南部,長期關注的研究員就認為,政府雖然有在部分區域,做排放的總量管制,但是否應該針對排放,做更細項的區分,把這些部分作更嚴格的控管。
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孫瑋孜:「(像是)揮發性有機物其實是千百種,那其中也是有一些會有致癌的風險的,那如果是把它全部併在一起算的話,其實你比較會難知道說,裡面有哪一些哪一些化學物質是,跟(癌症)發生率比較高是有關係的。」
畢竟以pm2.5來說,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以雲嘉地區來說,又是農業大縣,環境上若能獲得一定改善,農產品價值其實是能夠跟著提升,另外醫生也表示,即便工廠排放都合乎標準,但這些懸浮微粒,就是難保不會進入人體產生危害。
新光胸腔內科醫師徐培菘:「懸浮微粒它非常的細小,那它細小的程度其實甚至會直接進到,我們最深層的呼吸道甚至到了肺泡,而且它有可能會經由肺泡,經過血液循環的就進到我們的血液裡面去,那這樣子其實它會引發一些,全身性的一些發炎反應。」 經濟發展伴隨空汙議題,而我們付出的代價,由誰來償還,正透過這份癌症地圖,清清楚楚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