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吼文章

農業補貼變錢坑 經費超支79億

農委會去年推出農業大補貼政策,補貼經費多來自各項農業特別收入基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大選前,農委會去年推出農業大補貼,經費多來自各項農業特別收入基金。根據農委會農業特別收入基金附屬單位決算顯示,去年一年基金決算四八七億八八三一萬多元,比原本預算增快二成,多花七十九億元,是過去五年最多。但基金主要財源八成三仰賴公庫挹注,形同是用全民納稅錢做選舉利多。

若以一年國中小學學校午餐預算約一五○億元估算,超支七十九億元,可讓全國中小學學生吃半年營養午餐。

以公糧收購為例,去年稻穀「收購無上限」,原本預計收購廿四萬四千噸稻穀,最後收了五十七萬四五八八噸,暴增一點三五倍。

另外,農委會宣稱去年農產品價格平穩,但農委會基金預算決算資料顯示,去年啟動包括高麗菜、柑桔、鳳梨、香蕉、芭樂、火龍果、芒果、檸檬、文旦、麻竹筍、生食甘蔗等收購或補貼,農委會稱為產銷調節措施;為了穩定豬肉及大宗養殖魚產銷,也進行產銷調節,共支出近六億七○一七萬元。

還有農漁民子女就學獎助學金去年改為「人人有獎」,共發十億七四四七萬多元;農業天然災害救助,包括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協助農民復耕,農業天然災害低利貸款,由基金給予低利貸款利息補貼差額,實際支出廿六億六七五三萬多元;另核貸十三點七四億元,協助農民購買農機七九八台。

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表示,去年從一月份開始,梨穗等各項農產都因為氣候失調不穩定有所損害,因此採用基金進行產銷調節;去年支出比較多的在公糧收購,多支出四十五億多。但他也說,農業有其特殊性,靠天吃飯,若沒這些基金挹注,農民會更辛苦,未來因應極端氣候,還是應進行結構性調整,比如非露天飼養,或者溫網室,減少氣候帶來的不確定性,才能撙節支出。

台大農經系系主任雷立芬說,由此可知,去年並不是農產品沒產銷失衡,是因從生產端就先用公務經費先處理掉,做收購或做「土壤改良」,這不應變成慣性,應去檢討市場是否需要這麼多的量,不要每次只做收購與補貼,這樣農委會可改為「農業福利部」。

來源

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到「聯絡本站」檢舉,本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