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斷鏈 台灣缺藥危機來襲
3月,武漢肺炎從中國蔓延到歐美,也打亂了台灣的藥品供應鏈。
近50年歷史的老牌學名藥廠——台灣汎生(簡稱汎生),就是遇上亂流的藥廠之一。
在高雄澄清湖附近的廠房四樓,是汎生保持20多度C,恆溫、恆濕的GMP標準原料倉庫。
貨架上,一罐25公斤裝的米黃色紙罐,「Propylthiouracil」(簡稱PTU)是治療甲狀腺亢進的常用藥。這桶PTU,加入乳糖、澱粉等賦形劑後,就可以製成50萬顆50毫克的「僕樂彼」藥錠出售。
汎生過去力行保持20桶的PTU庫存,因為受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位在江蘇省的中國原料藥廠南通精華,從過年前至今都沒有出貨,因此這個貨架上只剩下孤零零的一桶。
用來治療甲狀腺亢進的PTU,是食藥署認定的缺藥品項之一,2月份就收到業者通報會有缺藥問題。邁入4月的今天,危機不但沒有解除,缺藥問題還在急速擴大,品項也不斷增加,包括強心劑、降血壓、止痛、利尿劑等都在通報範圍。
「沒想到僕樂彼今天也會缺。以前是最不看好的藥,」汎生總經理蔡沈雪櫻有感而發地說。
由於汎生一個月平均出貨100萬顆僕樂彼,也就是說,這最後一桶PTU,只夠半個月的出貨量。一旦醫院、通路、汎生的庫存「僕樂彼」也都耗盡,汎生預期,最快6月就會面臨斷貨危機。
少了PTU,影響有多大?
少了PTU,對於台灣約2萬名甲亢患者來說,究竟有多嚴重?
以醫院來說,「僕樂彼」在彰化基督藥醫院的用量,則是每個月超過3萬顆。
一旦無藥可用,這些患者怎麼辦?
「我們可能先換回MMI(另一種抗甲狀腺藥物Methimazole),如果患者會過敏,再使用抗組織胺或是抗過敏藥物試試看,我預期大部份的病人應該可以撐過急性期,」王舜禾解釋,如果少部份病人沒辦法接受,還可以嘗試鋰鹽,這個現在多半用來治療躁鬱症的藥,也會有一點效果。
如果還是不行,最不得已的選擇就是開刀,切除一部份甲狀腺,或是吃放射性原子碘131,來破壞甲狀腺,達到降低甲狀腺亢進的效果。「這兩個都是破壞性的方法,理論上臨床無藥可用,真的已經無法忍受的時候,才會去做這樣的選擇,」他說。
無藥可用的日子即將到來?
隨著中國大陸疫情趨緩,愈來愈多企業宣布復工,預計存貨可以用到6月的PTU,怎麼還會有缺藥問題?
「他們說復工,但開工率可能只有三、四成,」蔡沈雪櫻解釋,除了人員移動的問題,「去年還是前年開始,中國大陸就有很多原料廠開始關廠,應該是環境污染的問題。」
據《路透社》報導,中國國務院去年11月的常務會議上,也決定針對江蘇省的危險化學品生產管理進行整治,並在全國針對危險化學品安全進行專項督察。管制趨嚴,導致許多化工廠關閉,化工產業的價格上揚,許多原料也陷入缺貨。
直到3月底,汎生依舊沒有拿到去年底下訂的PTU原料藥。除了疫情打亂復工後的生產節奏,更大的難題是,本來就已經供給緊繃的化工產業,無法產出足夠的PTU原料供應,送到台灣。
不只PTU,抗武肺的奎寧是下一個?
「缺藥問題最近這三、五年很嚴重,」負責藥品採購超過十年的彰基資材部藥師柳亦青解釋,藥品供應變得緊繃、不穩定的原因,在於健保藥價連年調降,廠商獲利空間也下滑。
「最近陸續接到明顯較以往多的通報,」北榮藥學部主任,也是國內藥品短缺通報、評估及因應作業計畫主持人張豫立指出,近期短缺通報大多來自社區藥局,但究竟是零星現象或屬普遍性的短缺還有待整體評估。
部份的零星現象,來自醫院和社區藥局的囤貨。亞洲最大醫療保健集團,也是國內原廠藥品物流市佔第一的裕利醫藥集團,總經理周志鴻觀察,光看2月底、3月初醫院和藥局的所有藥品訂貨量,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七成。
2月中開始,就有人擔心藥品供應會不會受到中國原料藥廠開工情況的影響,「因此有些醫院,特別是中部的醫院,就變得比較緊張,覺得需要把庫存拉高,」但周志鴻強調,「只要按照正常訂貨,存貨就沒有問題,大家比較擔心,是因爲恐慌因素造成排擠。」
到歐洲找替代方案?
張豫立提到,PTU的缺藥問題,已有藥廠嘗試從歐洲尋找原料,「問題是疫情已在全球延燒,各國藥廠何時復工無法預期,歐洲也未必早於中國大陸,所以還需持續觀察。」
同樣是調節甲狀腺素,但用在治療甲狀腺低下的德國原廠藥昂特欣(Eltroxin)也在缺貨。記者走訪3家社區藥局發現,即便有處方簽,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拿得到藥。
年前就傳出缺貨的「隆我心錠」(Lanoxin),台灣只有一家國外原廠藥供應,目前也同樣因為工廠生產時程問題,可能缺貨到下半年。食藥署也在協助藥廠,商討是否改由韓國專案進口替代藥品。
隨著羥氯奎寧(hydreoxychloroquine)列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臨床處置暫行指引第五版》,過去用在紅斑性狼瘡、風濕性關節炎等治療的奎寧類藥物也傳出缺貨,食藥署也展開調查是否有囤貨。
可以確定的是,過去的製藥供應鏈正在洗牌,而缺藥的難題,可能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