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怒吼文章

不普篩真相:被僵化官僚耽誤的試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海軍敦睦艦隊爆發群聚感染,感染源仍然成謎,但其中數人已驗出抗體,推測可能早已感染並痊癒。此事再度暴露台灣防疫漏洞百出,專家和地方首長曾多次建議中央進行全面普篩,卻被視為「逆時中」,還被網民出征。疫情指揮中心近日坦言,本土快篩試劑都還在「驗證階段」;外界才恍然大悟,陳時中先前為何拒絕全面普篩,難言之隱就是檢驗能量不足。台灣快篩試劑進展如此緩慢,其實不是技術追趕不上,而是被官僚的僵化保守絆住了腳步。

就在本月19日台灣疫情達到高峰這天,南韓正準備逐步恢復日常生活。南韓宣布放寬社交距離管制,允許教堂等設施重新開放,確診數也降到個位數;對比台灣,上演了大逆轉。兩個月前南韓一度是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但當歐美疫情相繼失控,南韓疫情卻能獲得控制,即使最嚴重的大邱也始終沒有封城、停工。其關鍵,就是南韓透過大規模普篩揪出可能的感染者,目前至少已採檢近60萬人,為台灣的十倍以上。

南韓能在短短時間內收斂疫情,靠的就是擴大檢驗能量,並研發快篩試劑,除布建上百處實驗室,也普設「得來速」快篩場所,每天檢驗量可達一萬人。反觀台灣,合約檢測實驗室雖擴至34家,但日檢驗量直到近日才增為三千多件。防疫專家一再疾呼政府應對歐美回台人士全面篩檢,指揮中心卻始終迴避,關鍵原因就是能量不足。

由醫護人員採樣,再送回實驗室化驗,這是耗時費日的「慢篩」法。南韓則除了送回實驗室外,更在第一時間即研發出快篩試劑,縮短流程。南韓一家生技公司在該國出現首例確診前4天,即決定暫停其他50多種產品生產,全力投入防疫研究,二月初便推出第一版的檢驗試劑組。

業者嗅到商機應變快速,但政府態度更是關鍵。南韓政府採取快速審批,一周內即完成原本要一年半才能走完的許可程序,一個月內就批准四種篩檢試劑上市。如今,南韓每天可以生產十萬個篩檢試劑,可賣給其他國家使用。南韓以國家力量迅速打開試劑產業的綠色通道,讓該國生技業在防疫戰扮演關鍵角色。南韓對國民進行大規模普篩,也對歐美入境旅客全面篩檢,靠著國家試劑隊的「科技力」讓疫情降溫。

反觀台灣,在疫情爆發以來,除了用入境圍堵與隔離的傳統方式擋疫,靠的完全是口罩。蔡政府對內以「口罩國家隊」沾沾自喜,最近更以撒罩外交進行「大外宣」。事實上,就防疫技術等級看,口罩是最低階的,要真正「超前部署」抑制疫情,仍須厚植檢測及醫療能力。

台灣生技能量充沛,國發基金也曾投入大筆資金扶持生技業,為何到了關鍵時刻,我們卻只有技術含量低的「口罩國家隊」,「試劑國家隊」則始終只聞樓梯響,迄今連一支本土試劑都未問世?事實上,我國研究機構及生技業者投入研發快篩及藥物的團隊不少,也紛紛秀出成績,卻礙於須具備長期臨床效果驗證的法令限制,遲遲無法走完應用或上市的最後一哩路。

五年前,《藥事法》中即已增列「緊急授權」條款,讓原本七個半月的流程可縮短到一個月。未料,衛福部食藥署竟直到上月26日,才在生技業者不斷催促下,打開這個綠色通道,包括放寬可以使用模擬檢體。然而,這距離出現首例確診,已過了兩個月。

政府徒有這支「尚方寶劍」,卻因食藥署的僵化、保守心態,白白浪費兩個多月。台灣不僅因此無法擴大篩檢能量,只能放任無症狀者趴趴走,也讓敦睦艦隊群聚感染成為破口。政府一味管制口罩,不問防疫及生技上的躍進,這算哪門子「超前部署」?

蘇貞昌不是最愛以「有政府會做事」自我標榜?看看這被僵化官僚耽誤的國家試劑隊,魄力在哪裡?

來源

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到「聯絡本站」檢舉,本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