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怒吼文章

「台灣被當盤子」風電投資案 政府砸百億讓外商玩財務槓桿

根據中央政府總決算報告,截至2020年底止,台灣金融機構已與沃旭能源等5家離岸風電業者簽訂專案融資契約,融資額度為2393億元。(圖/沃旭能源提供)

在養豬產業百億基金之後,民進黨政府為了實現綠電20%目標,現在又要成立另一個「百億基金」!國發會日前宣布,將成立「國家融資保證機制」,由政府提供融資擔保,協助離岸風電業者取得銀行融資。根據中央政府總決算報告,政府2025年興建5.4GW離岸風電裝置容量,所需投資金額1兆7500億元,由於歐洲風電業者最高僅能從歐洲出口信貸機構(ECA),取得不到貸款金額50%的保證,國發會成立百億基金提供外商融資保證,讓外商在台投資僅需出資12%資金,本國金融體系則將承擔逾5成風險,外商大玩財務槓桿,台灣則成為不折不扣的「大盤子」。

台灣離岸風電2018年開出國際標,高額的躉購電價讓外商聞香而來,包括歐洲最大風電業者沃旭、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加拿大北陸電力,以及長期在台灣耕耘的澳洲麥格理銀行、德國英華威等都投入了這塊龐大工程。根據中央政府總決算報告,截至今年底止,台灣金融機構已與沃旭能源(Orsted)等5家離岸風電業者簽訂專案融資契約,融資額度為2393億元。

然而,這2393億元融資對外商風電業者來說,只是風機興建所需的「頭期款」而已,根據審計部公布2019年中央政府總決算報告,2025年離岸風電所需投資金額約1兆7500億元,「後續業者仍有鉅額融資需求」,總決算報告同時指出,台灣離岸風電等大型專案融資,「風險分散措施未臻健全,潛藏高度授信風險。」

龔明鑫:未來國內約需要7000億融資額度

為了讓外商風電業者能夠取得銀行資金,財經部會過去幾年不斷放寬融資規定,金管會2017年放寬外國銀行對單一客戶授信限額,並且推動「獎勵本國銀行辦理新創重點產業放款方案」,協助綠能業者取得營運資金,經濟部則是建構「第三方驗證機制」,由中國驗船中心等政府財團法人,出具技術評估報告,擁有「國發基金」小金庫的國發會,則扮演跨部會溝通角色,成立「再生能源發電業金融推動小組」,並且在日前端出了「國家融資保證機制推動方案」,由國發基金撥付60億、銀行出資40億,成立百億融資保證基金,提供1000億元融資保證能量。

 龔明鑫曾遭抱怨講政策數字太多了,很艱深,讓人看了很吃力。(新新聞資料照)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見圖)表示,離岸風電投資面臨2至3成資金缺口,未來國內約需要7000億融資額度。(新新聞資料照)

根據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說法,外商風電業者雖有母國「出口信用保險(Export credit agency)」(簡稱ECA),但台灣方面「缺乏相關機制,導致離岸風電投資面臨2至3成資金缺口」,以2025年離岸風電發電量估為1GW、投資金額1兆元,若以本金、融資比例3:7換算,未來國內約需要7000億融資額度。

然而,台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逾40億元,金融體系的超額資金,迄今仍缺乏去化管道,過去在扁政府時代,台灣高鐵興建期間,也跟銀行貸款3323億元,銀行業者不是沒有專案融資經驗,為何外商風電業者會有所謂「資金缺口」?

外商風電業者資金缺口問題在「擔保品」

根據中央政府總決算報告,「我國離岸風電專案融資模式多由發起人成立特殊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再由SPV向金融機構舉債融資,並以專案計畫建設完成後之現金流入(例如:發電收入)作為償還貸款主要資金來源,金融機構對離岸風電業者無追索權或僅為有限追索權。
做為台灣西部交通最重要的客運工具,高鐵絕對是國內旅遊的最愛。(林瑞慶攝)

過去台灣高鐵興建期間,曾跟銀行貸款3323億元,銀行業者有專案融資經驗。(資料照,林瑞慶攝)

總決算報告引述台經院報告,強調離岸風電屬高度資本密集型產業,單一風場初期投入資金龐大且回收期長,並涉及風塔建置及風力數據研究等特定專業領域之評估,且工程介面繁多,整體合約結構複雜,「影響金融機構承作離岸風電專案融資意願」,亟需建立相關風險分攤機制,讓授信風險降至「可承受範圍」。

「政府頭已經洗下去,現在不得不提供融資保證」,東方匯理銀行前總經理梁敬思對台灣政府提供「外商」國家融資保證機制,做出這樣的結論。

梁敬思表示,當初得標的外商業者對外宣稱,可以從母國拿到貸款金額60%的「出口信用保險」(ECA),最剛開始的2個案子,海洋風電(Formosa 1)海能風電(Formosa 2)確實獲得母國60%的融資保證。不過,國際再保險機構對於單一國家所能承做的ECA融資保證,有「集中度上限」(Concentration Limit),不可能允許輸出保險業者,全部集中在台灣。

由於融資保證額度有限,海洋與海能風電以後的風場,在承作ECA融資保證時,就只能按照風場未來的現金流量,與機器設備價值計算保證額度。

「風機清算價值只有實際購買價值的2至3成」

梁敬思表示,有限追索權專案融資,雖然有風機作為擔保品,「但就像車貸一樣,一架風機當初購買購買價格多少,和貸款違約後,銀行能在次級市場處分價格,根本是天差地別,風機在次級市場根本不值這麼多!這些風機遠在台灣外海,清算價值只有實際購買價值的2至3成。」

梁敬思表示,在海洋風電與海能風電成功地向台灣銀行借到錢以後,2家公司的貸款合約就成了其他風電業者仿效的「範本」,大家有樣學樣,都要求跟銀行簽訂無追索權貸款,ECA融資保證缺口就愈來愈大,如今演變成龔明鑫口中7000億元的融資缺口。

根據中央政府總決算報告,歐洲各國為減輕銀行業者離岸風電融資風險,採取第三方驗證、保險、信貸保證等風險減輕或轉移措施。然而,台灣金融體系所能承作離岸風電開發商的「系統風險」,遠低於歐洲金融體系所能承受金額,台灣現在要依樣畫葫蘆,由國發會成立「百億融資保證基金」,鼓勵台灣金融機構借錢給外商風電業者,某種程度上等於是把風險攬在身上。

「現在風電業者,每家聯貸金額都動輒800億、1000億元,海洋與海能風電以後的業者,母國或母公司所能提供的ECA融資保證,最後可能只剩下借款額度的3成多,最多也是5成不到,外商要求無追索權貸款,本國銀行看到外商送上來的現金流量,又覺得業者對風機的發電效率過度樂觀,銀行不放心借太多,只能靠台灣政府補足這個缺口。」

「台灣在離岸風電的融資保證上,根本毫無經驗」

「最讓人擔心的是,台灣在離岸風電的融資保證上,根本毫無經驗」,梁敬思表示,國發會現在搞「百億融資保證基金」,把中國輸出入銀行(輸銀)、中小企業信保基金找進來,這2家機構過去從未有相關經驗,信保基金過去從事中小企業保證融資,逾放比率到底是多少?沒有人知道,過去只有中小企業信保經驗,現在卻要做全新的特殊目的公司(SPV)無追索權融資,而且還是這麼複雜的工程,專業能力實在令人擔心。

梁敬思表示,離岸風場的興建與維運高度負責,興建過程除了有計畫的複雜性及介面風險,還有運輸及裝吊過程風險、船隻設備碰撞風險、財產損失風險,當初這些外商業者競標時,都講得很好聽,自有資金比率會有3成以上,但在電廠還沒蓋好以前,就把提前出脫部分股票獲利,等於把多數興建風險跟營運風險,都轉嫁給台灣承擔。

梁敬思表示,沃旭等業者出資比率已經不超過12%,其他部分還是找台灣人壽等本國壽險公司出資,海洋風電與海能風電大股東麥格理,更是複製該公司早年在投資台灣有線電視的「多層次控股架構」,大股東在境外賣股票,台灣的主管機關根本管不到,就連海洋風電的本土股東上緯國際,也跟著賣股票,持股比率降到5%不到。

麥格理資本台灣區負責人蔡毅霆、上緯投控董事長蔡朝陽、EnBW再生能源經濟事務總監Michael Pfortner。(上緯投控提供)

東方匯理銀行前總經理梁敬思指出,海洋風電的本土股東上緯國際的持股比率降到5%不到。圖中為上緯投控董事長蔡朝陽。(資料照,上緯投控提供)

事實上,台灣高鐵當年的聯貸合約,好歹有規定維持股債比與利息保障倍數,當時創始的5大投資機構,還被政府逼著增資台灣高鐵,對照之下,外商風電業者在台融資,政府卻始終被牽著鼻子走,歐洲風電業者甚至透過歐洲商會遊說,要求金管會在綠電業者籌設期,就可以發行綠色債券,甚至還一度希望未來可以將離岸風場未來20年的現金流,包裝成固定收入衍生性金融商品,賣給一般投資大眾。

梁敬思認為,現在國發會要成立百億融資保證平台,補足外商風電業者ECA融資保證缺口,讓這些外商簽訂無追索權貸款的同時,還可以提前賣股權,這麼鬆的貸款,未來等到這些外商出脫股票獲利出場,參貸的本國銀行恐怕得「苦守寒窯18年!」

來源

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到「聯絡本站」檢舉,本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