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民生物資、進口物價齊漲!專家憂:若通膨惡化吃掉薪資,將打擊消費信心
圖翻拍自新聞片段
主計總處公布最新物價統計,受到油價和蔬菜價格上漲影響,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比6月還高、年增率來到1.95%,逼近2%警戒值。當國內物價飆漲之際,國外進口原物料也在漲,加上疫情解封後,帶動新一波報復性消費,都可能讓物價居高不下,如果通膨沒減緩,就會吃掉薪資、打擊消費信心,為接下來的經濟復甦埋下隱憂。
新鮮出爐的麵包,拿塑膠袋包裝、上架,各種口味任君挑選,這家烘焙坊所用的材料都通過升糖檢測,標榜低油、低卡、高纖,減重的人能放心吃。
烘焙坊主廚蘇郁凱:「你添加水的話會降低你的成本,但是我這個吐司它是不添加任何一滴水的,它是全部用了那個北海道四葉鮮奶,以及我們的那個法國鮮奶油,然後它的麵粉全部都是日製的小麥麵粉。」
醇奶生吐司口感綿密鬆軟,作工繁複的幸福吐司,也用日本麵粉、法國動物鮮奶油,還有薑黃、可可粉、本地大甲芋頭泥,材料超講究,不過這些原物料,光今年以來、報價就三級跳,像是奶油、奶粉、牛奶等乳製品漲了2成,進口麵粉也調漲近1成,讓業者大喊吃不消。
烘焙坊主廚蘇郁凱:「它把運費直接灌在你那個成本裡面,所以它其實今年來說,它其實已經漲第三次了,乳製品的還有一些進口的那個原料,只要你是進口的原料,基本上,那你別說進口原料,你包括台灣的也是在漲啊。」
極端氣候頻傳,美國最新下修今年農產品生產預估值,包括玉米、黃豆、小麥都因為天氣乾旱,產量比往年少2%到3%,國際農產品期貨價格提前反映,今年不只黃小玉漲勢明顯,隨著疫情趨緩、需求回溫,原油期貨和天然氣同樣節節走高,由於原油價格波動會造成輸入性通膨,穀物減產更會導致糧價上揚,提高畜牧飼料和食品進口成本,消費者荷包縮水,牽一髮動全身。
安聯投信產品經理林佑憲:「北美的這個乾旱森林大火,然後還有就是西德、還有日本,日本的那個就是靜岡,還有就是中國大陸的河南省,其實有非常多所謂洪災的問題出現,那這些原物料的價格其實都是連動的,當物價上升通膨上升的時候,我們的購買力相對就有可能會被吃掉,那當然各國央行就要開始出現,對於通膨對應到的貨幣政策跟財政政策。」
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疫情還沒有完全退去之前,很多人要備貨,或是很多人要拉貨,他其實會多備一點,多備一點是因為怕什麼,怕如果未來,假設啦,如果真的疫情又復發的時候,他不怕說我這時候就沒有料源可以供應這樣子,超出預期這樣的一個需求就爆發,所以讓物價上漲的力道更強。」
除了外部因素,近期中南部豪雨成災,也進一步推升食物價格,光看批發市場蔬菜交易行情,8月初還在每公斤34元,但8月中旬便衝上每公斤50元價位,17日來到55.5元高峰,短短半個月漲幅近5成,另外雞蛋、雞肉、豬肉等重要民生物資都變貴了,也難怪小老百姓叫苦連天。
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過去我這樣講好了,台灣如果真的要面臨通膨,那個通常壓力會大到比如說它就逼近3%,這是一個很顯著的一個上漲,不是那種才會有壓力,你其實1%,2%我說真的,對廠商來講,他也許可能可以承擔的話,他不會把這個,那個上漲的成本壓力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如果不會轉嫁的時候,欸消費者感受比較沒有,他其實就沒有什麼所謂通膨的壓力。」
專家認為,通膨應該是短期現象,但若通膨惡化、吃掉薪資,將打擊消費信心,為經濟復甦前景蒙上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