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吼文章

豬農百億基金大縮水 挨批騙局

萊豬開放進口將滿周年,政府當初宣傳的百億基金卻大幅縮水,豬農難掩憂心。本報資料照片

陳舊建物內的動物哀號聲此起彼落,一頭頭豬隻鑽入環狀鐵欄內,站上電子秤;買家們手握遙控器、火速下標成交,這是全台各地肉品市場的每日交易情形,高亢叫賣聲也難掩深深的憂心;農委會前主委陳保基直言,百億基金是騙局。

去年台灣口蹄疫拔針,政府宣布萊豬進口,並將投入百億基金照顧豬農,布建冷鏈系統、讓台灣豬進軍國際。不過,一年將近,冷鏈建置依舊緩步,預算大縮水。

四大公投電視意見發表會上,眼見蔡政府官員不斷端出百億基金政令宣導,民眾黨立委邱臣遠說,實際檢視經費,今年預算僅十七億,比預期少十一億,百億基金只是一場騙局。「反萊豬、大眾走」聯盟召集人陳思宇也指出百億基金三大問題:執行不嚴謹、預算太寬列、補助太蠻橫。

因應萊豬進口衝擊,當初蔡政府提出「出口」解方,但豬農、冷食品業者都擔憂,從分切產線、屠體急速降溫到配送品管,只要缺乏完整冷鏈,就別想出口。一年過去,百億基金的「冷鏈提升預算」縮水四成二,從原來六億四百萬減為三億五千萬。

「百億基金是騙人的」,陳保基說,一二八億至今未成立基金,甚至只有十七億,最關鍵的冷鏈,有對症下藥嗎?台灣應在北中南南設四大屠宰場,採屠體評級,依照等級決價,肉品市場不應再拍賣,不用再在肉品市場,把豬隻趕來趕去;肉品市場則應轉型,保留部分作冷鏈物流,比照美國模式,才是真正提升養豬產業。

邱臣遠表示,即便因疫情導致預算有執行落差,但屠宰場現代化及肉品冷鏈升級、策略性拓銷出口台灣豬,更是需要在疫情間預先準備的項目,才能無縫接軌疫情結束後的國際市場,但兩項經費縮水,顯見政府預算沒花在刀口上。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說,農委會應說明縮水的理由,以及未來要如何補足?

民進黨屏東縣立委鍾佳濱說,經費計算方式應以農委會公布為準,不能只單看其中一年經費,應以四年總金額來看;其中養豬基金部分,產銷通路、冷鏈及屠宰設備改善應為重點項目,這才是該從養豬基金檢討的項目,重點是錢有沒有用在刀口上。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一二八億元養豬基金、八大措施是跟產業界溝通出來的,完全用在養豬產業,農委會具體執行到位。

 

百億基金第一年縮水項目 製表/侯俐安
百億基金第一年縮水項目 製表/侯俐安

來源

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到「聯絡本站」檢舉,本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